近日,重慶晨報記者從南川金佛山申報世界遺產辦公室瞭解到,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期技術評估報告》中,已經建議把包括金佛山在內的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而就在世遺表決(6月15日至25日)前,金佛山內長度最長、規模最大、空間結構最為複雜的洞穴系統——金佛洞將首次對外開放。下麵,就跟著記者一起去看看,這金佛洞里到底有怎樣的寶貝,能夠助力金佛山成為世界遺產吧!
  入洞
  手持電筒還要小心翼翼
  據介紹,金佛洞屬於金佛山高海拔洞穴系統,位於金佛山牽牛坪北部窪地西緣,因其地理偏僻,不易被人發覺,顯得十分神秘。
  金佛洞洞口海拔2080m,主通道長2187m,最寬處達122m,洞底面積72800餘平方米,總面積更是達到了9萬平方米。該洞完整地展現了金佛山地區地下河洞道發育演化及衰退消亡的全過程。
  20日下午1點15分,記者一行人從這個還未開放的洞口向下邁進,由於洞內無自然光源,大家只能兩人共持一個手電,小心翼翼前行。
  “金佛洞深度在60米左右。”金佛山申遺辦副主任張欽偉特別提醒,由於洞內岔路十分多,希望大家能走在一起,跟緊前行,這樣才不會走錯道。
  發現
  洞內的一切都是那麼獨特
  在洞里,記者看到硝泥、坑竈、地鋪等遺址隨處可見,而且多保存較好,世間罕有。而除了這些獨特的人文遺址,記者還在洞里看到了與普通鐘乳不一樣的黑色鐘乳,以及令人嘖嘖稱奇的洞內生物。
  巨大地下採硝工廠
  隨著進一步在洞內深入,記者看到了越來越多保存完好的熬硝遺址。據張欽偉介紹,由於金佛洞中的沉積物含有豐富的硫酸鹽和硝酸鹽,這個密集的洞穴群便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採硝工場之一。光是蒸餾的竈就有單眼竈、雙眼竈、四眼竈、六眼竈和八眼竈之別,這些遺跡大都保存完好。遺跡工場也大多規模龐大,世界罕見。
  熬硝出來的白色結晶物則是硝酸鉀,古時候,人們將硝酸鉀和硝酸鈉以及硫磺木炭放在一起,按照一硝二磺三木炭製成黑色的火藥。張欽偉認為,現在金佛山東坡龍岩城在南宋時是抗元的最後陣地,所以這裡應是昔日抗元的大型火藥製造廠。
  熬硝讓鐘乳變了色
  記者還發現,金佛洞內鐘乳密集,且大多都為黑色,“這是因為洞內長期熬硝,導致這些鐘乳石變成了黑色。”張欽偉介紹說,洞內的石筍每年只增長一毫米左右,而在一處“身高”1米7左右的看似圓錐體的石筍前,他表示,這尊石筍的形成至少有數十萬年。
  張欽偉還表示,在地上,樹木有自己的年輪,實際上地下的石筍也有年輪。而石筍的年輪更是天然“溫度計”,全球降雨及溫度變化都可以通過石筍的年輪找出大致規律。
  蜈蚣近親就住這兒
  儘管洞內沒有光線,記者卻發現這裡依然有生命存在。在洞底一積水處,記者看到了類似小蝦的灰褐色生物在水中緩慢游走,“這是潮蟲。”按照張欽偉的介紹,這種生物適應於各種環境,在洞內幾乎隨處可見。
  而在另一邊,記者又發現了一種白色生物,它有觸角與眾多“足”,長度約5釐米,從外觀上看,只與蜈蚣有著顏色上的區別,就連爬行也與蜈蚣相似。張欽偉說,這種生物叫做“馬陸”,是地下的獨有生物,與蜈蚣屬於“近親”,由於長期生活在地下,顏色退化後變成了白色。又因為地下沒有自然光,馬陸只能依靠自己的觸覺尋找方向。當記者將電筒對準馬陸後,對光線十分敏感的它瞬間停止了前行。
  驚奇
  大自然造出定海神針
  不知不覺間已到了下午2點25分,按照計劃,記者體驗結束後本應回到地面,但張欽偉讓記者一定要去看看一尊“佛像”。原來,在洞的另一頭,一尊神似觀音菩薩的石筍屹然挺立,“觀音”左手托瓶,右手拈法訣,身前香火旺盛。而在“觀音”前方10米處,一根“定海神針”連接了洞頂與洞底,讓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重慶晨報記者 周意立
  本組圖/重慶晨報記者 苑鐵力  (原標題:南川有座金佛山,山裡有個金佛洞 洞里有好多稀罕物:石筍觀音、定海神針……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t77ttwmg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